Arabic  Chinese  Deutsch  English  French  Russian  Spanish 

 ©1986, 1990 & 2002 John Petroff. Tanslation 2003 Yanan Zhang

 

第三章

需求和供给

概要

这一章的目的在于让您了解市场是如何运行的,产品价格是如何确定的,以及商品交易是如何发生的。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向您介绍市场两大动力--需求和供给的定义和含义,同您一同探讨市场均衡点。最后,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并学会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市场

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产品、服务和资源的交换和分配。市场把买者和卖者集中在一起,并允许他们向对方提出自己希望销售或购买的不同数量的产品的价格。即使由于双方没有达成合意而使一场交易无法发生,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也在讨价还价中传达给了对方。

需求

需求就是一个潜在的、理性的消费者愿意以各种不同的可能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欲望和能力。需求可以被想象为在消费者脑海中呈现的关于产品价格和购买数量的不同组合的表格。

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的经销商们把每一位委托人的买卖情况记录在帐,包括每一位委托人以什么价格,买进或卖出了多少股。经销商们就是通过此清单,了解到哪些投资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个股,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需求原理

一家零售店的店主当然对他的顾客希望支付多少价钱来购买他打算买进的货物感兴趣,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会使这家零售店的定价更为合理和有效。这也正回答了为什么商家们要通过市场调研,来决定什么商品是消费者需要的,和什么价格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需求原理的原因)

需求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得到解释:

——价格是消费的障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因素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利用无差异曲线中边际替代率递减的规律,也可以推导出需求原理。

收入效应

需求原理还可以利用预料之外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消费者购买力的事实得到解释。如果商品价格低于人们的预期值,那么相当于人们的收入增多了,这样增加的收入就允许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同样道理,高于人们预期值的商品价格会减少收入,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

当一名家庭主妇去超级市场买食品的时候,她意外地发现原本打算购买的一种商品价格由于特价销售而大大降低,这会使她感到自己要比以前更加富有。结果,她就用她先前计算好的开销金额购买了更多的商品;这就是收入效应的作用结果。

替代效应

需求原理还可以利用替代效应得到解释。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低于预期,那么在消费者看来,与其它价格高于或等于预期的商品相比较,这种商品就是便宜货。于是消费者就会临时改变他的消费模式,购买“便宜货”,而不是其他没有降价的商品。

假设一名消费者在进入超级市场之前还没有决定是买猪排还是买牛排,恰巧今日猪排以低价促销而牛排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这名消费者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猪排。这正是替代效应作用的结果。

 

需求曲线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可以形象地展示需求原理。需求曲线显示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而升高,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而降低。

Graph G-MIC1.1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所有经济主体的个人需求的总和。

需求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价格之外,需求决定因素还包括:

——消费者的数量
——消费者的偏好或爱好
——消费者的收入
——其他商品的价格(不论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预估价格的预期

商业企业的广告战术表明消费者会出于多种原因而购买某种商品,然而,最重要的诱因仍然是价格。

低档品

如果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那么这种商品就被叫做普通品或高档品。然而对于某些商品来说,情形恰恰相反:它们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减少;这些商品称为低档品或吉芬品。大多数情况下,低档品与经济生活困难的消费者相关联。

关联商品的价格

关联商品的价格会影响与其相关连的商品的需求量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变化,变化的方向则取决于在消费者心目中这件关联品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互补品

轮胎和汽车、子弹和枪支、灯和灯罩、黄油和咖啡、钉子和锤子、螺母和螺钉都是相互补充的商品,都是互补品。

替代品

替代品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被另一种商品所替代的商品。例如,对于大多数(而不是全部)消费者来说,茶和咖啡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如果茶的价格升高,茶的需求量就会下降,而咖啡的需求量则会上升。因此,茶的价格和咖啡的需求量之间呈正向变化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黄油和人造黄油、茶和咖啡、出租车和公共汽车、钢笔和铅笔、旅店和汽车旅店、收音机和随身听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因而也都是替代品。

需求量

一件新商品的实用性会改变消费者的偏好。例如,不久之前,人们利用计算尺进行复杂的计算;而在计算器问世后,计算尺就不再被人们所需要了。

供给

供给是卖者或供应者在所有相关的价格上提供不同的可能数量的某种商品的愿望和能力。

供给原理

供给原理假定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价格和供给量是直接相关的,即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导致供给量的增加。

上一个例子中,加班费的支付表示了一个被要求提供更多劳力的人可以期望获得更多补偿。某一些职业中,雇主会向超过正常加班时间的额外的工作时间支付额外的更多的工资。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供给原理的原因)

供给原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会刺激卖者和生产者销售更多商品的价格因素
——生产成本递增(收益递减规律的结果)

供给曲线

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可以形象地展示供给原理。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就会增加;因此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化关系。

Graph G-MIC1.2

影响供给量的决定因素

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决定因素。非价格因素包括:

——销售者和生产者的数量
——生产成本(包括税收)
——技术(因为它影响生产成本)
——其他商品的价格(这些商品是可能利润的来源)
——预期(但是它的影响并不明显)

我们返回到上文中雇员提供额外工作时间的例子,雇员愿意接受改变了的工作时间表也许取决于他对其他诸如休闲、家庭、个人爱好和学习等生活需要花费的时间的变动。然而,这其中主要的决定因素仍然是劳动力价格或者预期的工资水平。

供给量

影响供给量变化的任何一个非价格因素的改变都会整个供给表的变化,进而影响供给曲线的位置。供给曲线的移动一定要和由价格变动引起的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相区分:供给曲线的移动只会改变经济主体的整体供给,而不会改变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

市场均衡

Graph G-MIC1.3

生产短缺

Graph G-MIC1.4

许多城市都有控制租金的法律,以保证贫苦的人可以找到他们支付得起的房屋。但是房东觉得按照政府限价出租,自己则无利可图,因此他们有时会把自己的房屋改为共管或者合租。这样一来,市场上可租用的房屋数量上升了,市场出现了生产短缺。

生产过剩

Graph G-MIC1.5

许多农产品的价格,比如说牛奶,都得到政府的价格支持。这种高价的价格支持政策鼓励农民们生产更多的牛奶,这样一来,市场便会过剩。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在市场过剩的压力下被迫利用过剩的牛奶制造奶酪,并且分发给穷苦的人们。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示了某个消费者希望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关系,而位于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组合都会给他或她带来同等的满意程度。无差异曲线假设多了要比少了好,它是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图是代表各种不同的消费偏好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组合。

Graph G-MIC1.6

除了一些满足最低限度生活需要的必需品之外,每一位消费者的购物单都揭示了购物实际上是在可以提供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种类的商品之间选择的过程。如果把这种平等的广泛的偏好抽象为对于两个特选商品的消费,我们就可以得到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是指一名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的少量增加来换取另一种商品的少量减少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切线的斜率就是这一点上的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正证明了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预算线

预算线是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承担得起的两种商品购买数量不同组合的轨迹。预算线的斜率就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A的价格/B的价格,或者是每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之比。

Graph G-MIC1.7

一名家庭主妇带着一定数量的钱去超级市场购物,她确切地知道她可以支付的总金额的多少,但是她可以改变其所要购买的不同商品的组合比例。

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预算线和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消费者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并且他可以支付这种最大满足的点,也就是消费者达到均衡状态的点。

Graph G-MIC1.8

推导需求曲线

复习题

作业

[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如果您有关于本章的建议、修改意见或者问题,请告诉我们,
comments@peoi.org .]

上一章: 经济问题

下一章: 混合资本主义